一本書的廣度有多少
至少我從這裡接觸到
不只一個的聯想
夏目漱石《三四郎》
《夢十夜》:「 『你能為我守候嗎?』女孩說。
我默默點頭。
女孩提高了原本安靜的音調:『請為我守候百年。』
她突如其來地,『百年,請在我的墓旁守候!我一定會回來。』
這樣說完後,她黑色眼眸深處,我鮮明的影像突然瓦解。
如同靜止的水突然蕩漾不停,崩潰了原有的倒影。
我正擔心她的淚水是否會溢出時,女孩閉上了眼睛,長長的睫毛間淌著淚滴慢慢垂落頰邊。
她靜靜去了。」
森鷗外《罪船》
志賀直哉《罪人范桑》
川端康成《雪國》
松尾芭蕉《俳句》
芥川龍之介《秋》、《海市蜃樓》
三島由紀夫《百萬元煎餅》、《蘭陵王》、《夜的準備》、《雨中噴泉》
谷崎潤一郎《浴池》
福永武彥《樹》:「以前我知道,你的畫和我的心是無法分割的,現在卻非如此。可能已失去了,但我想再尋回自我。
或許太遲也不一定,可是現在如果不做,可能一輩子都尋不回來。」
或許有看完的一天也不定
也或許我的記憶只能停留在破碎的片段
但當下它確實深深吸引了我
非常不同的筆調
細細編織
截選自《東京漂流物語》 李友中◎著 新新聞文化,1999
- Jan 04 Thu 2007 22:50
細緻的日本味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